社團法人雲林縣身心照護協會成立於95年8月,由鄭董事長結合社會熱心人士一起創立。因感於社會大環境對於精神障礙者不易獲得社會接納及就業等困難,為社團法人雲林縣身心照護協會的精神障礙病友提供關懷與服務。社團法人雲林縣身心照護協會於97年在雲林縣政府社會處輔導下,轉型為縣內社會福利法人團體,並向法院登記在案。本會期許成為雲林縣身心障礙者未來生涯規劃的墊腳石,及縣內身心障礙者堅強的後盾與堡壘。

 

雲林縣身心照護協會服務項目

(一)服務對象:
1.設籍雲林縣15歲以上之心智障礙者。*
2.身心障礙者有意願,經評估能每日參與作業四小時以上者。
3.具生活與交通能自理者(可家長接送)。
4.無法定傳染疾病者。
 
(二)個案來源:
本會會員、家庭關懷訪視、社區轉介、轉銜中心轉介、個案管理中心、學校
 
(三)作業項目:
1.作業活動:園藝植栽、代工包裝,作業態度的學習與養成。
2.社區活動:休閒活動、社區融合、戶外教學。
3.健康與安全:體重控制、健康衛教、消防演練。
4.社交活動:兩性成長、社區志工。
5.保護與權益:財務管理、自我保護。

 

雲林縣身心照護協會會務推動方針

(一)成年心智障礙者日間社區作業所
讓無法進入工作職場的心智障礙者,有機會在社區內接受訓練、學習技能、從事參與生產工作,增進他們參與社會的能力,同時減輕家庭照顧者的負擔。咖啡豆的研磨、裝袋,洗手乳的分裝、香草茶的包裝、手工皂貼標籤,還是摺金元寶,每個學員分工合作。這是本會「日間社區作業所」,長期提供身心障礙者全方面的訓練,也讓他們可以有一份穩定的工作、賺取收入。
 
(二)成年心智障礙者社區居住服務
隨二次戰後嬰兒潮的老化,雙老議題逐漸浮現,身心障礙者面對未來的照顧歸屬,本會已及早因應規畫設置一處社區居所,提供給希望訓練自己獨立生活的心智障礙者居住。
 
(三)成年精神障礙者社區適應服務
旨在教育及輔導精神障礙者,增加自我照顧的能力,維持穩定及規律的生活,以穩定病情;藉由團體互動增進社會人際關係的技巧,以及獨立生活的能力;學習社會可接受行為,提高精神障礙者的適應能力進而回歸社會,降低社會成本。
 
(四)成年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服務
如何讓身心障礙者可以透過自立生活支持服務,使他們能留在自己熟悉的社區中生活?如何讓身心障礙者有自我選擇、決定及負責的權利?自立,並非不需要他人協助,而是「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活要如何過的權利」。確實協助身心障礙者在社區中自立生活,給予適足的支持及軟、硬體兼備的無障礙空間,便是落實執行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的具體表現。
 
(五)成人身心障礙者家庭支持培力服務
結合社會福利體系與資源,建構以個案為中心、以家庭為單位的方式,提供適時的協助,並培養其取得資源及運用的能力,增進身心障礙者及家庭成員面對問題的解決能力。減緩因障礙所產生的負面影響,並建構完善的資源轉銜體系。
 
(六)全國第一座無障礙示範教育農場(LoHas樂活農場)
由身心障礙者和多元開發就業的中、高齡者共同經營,在社會人士愛心認圃下(每人每月300元),獎助身心障礙者下田拔草、抓蟲、施肥和栽種。農場則以當季生產的有機蔬菜回饋給認圃人。香草園區和茶樹的產能,送本會日間社區作業所;再由中、高齡就業人力,輔導成年心智障礙者加工製造各式手工皂,並將香草製作成泡茶包、茶樹精油和相關產品。
 
(七)雲林行動通路車~行動柑ㄚ店
雲林縣公益彩券盈餘分配款專戶委託本會承辦「愛在雲林~行動柑ㄚ店」將縣內十餘個社福團體庇護商品交由行動車代銷。蘇縣長治芬表示:「…我們提出整合縣內社福資源,建立聯合行銷通路的概念。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在三大傳統節日,舉辦產品發表會,宣傳身心障礙團體產生的優質商品外,亦不讓愛心受到環境與景氣的影響…。」101年下半年參與展售活動38場,宣傳效益成果豐碩。

 

 

雲林縣身心照護協會FB

樂福有機庇護農場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lover6565520/info

 

社團法人雲林縣身心照護協會地址

地址:雲林縣斗南鎮東仁里文昌路40號

一起愛雲林粉絲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7iyunlin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ecareyun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